吃货的期志——中华冷面篇

撰文:吃货王木木

· 生活,吃货王木木

这几天澳门的天气一直保持着30几度,天气一热就没有胃口,看到肉也提不起食欲。夏天果然要吃冷面才是王道,今天来说一下日本最有名,最常见的「中华冷面」吧!

broken image

记得第一次在日本餐厅见到「中华冷面」的时候,就一直觉得这一定是来自中国再演化的食物,但后来发现竟然不是,而是由日本的中华料理餐厅推出的。中华冷面的发源地为宫城县仙台市的青叶区的「龙亭」。

1937年的夏天,仙台当地人正准备着仙台七夕祭。但在开心的节日气氛中,有一群人却是愁云惨雾,他们就是在仙台卖中华料理的餐厅老板们。仙台七夕祭的这段时间,每间餐厅都人潮汹涌、座无虚席,但偏偏中华料理给人一种热锅翻炒、大火沸腾的热食印象,在炎炎的夏日中,即使是节日祭典的加持,也没多少顾客光顾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餐厅老板们聚集在一起,痛定思痛,决定要找出一个解决方法。经过多次的讨论,他们想出了要开发出一种让大家可以开心在夏天食用的面料理。在不断地尝试后,终于完成了中华冷面的原型。首先,为了避免过了水的面条变硬,因此必须给面蘸上植物油。而配菜则有烫过的高丽菜、腌过的黄瓜、红萝卜丝、番茄和叉烧。酱汁则是以鸡高汤为底,混合酱油与醋调出清爽的味道后,撒在配料和面上。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
 

这种全新的面料理,推出时被称之为「凉拌面」。这种新推出的凉拌面很快就变得大受欢迎,并且被仙台市内的中华料理店争相仿效。后来因为是开发于日本的「中华料理店」,所以就把这种冷面直接称为「中华冷面」啦!

后来经过不继的改良,有一间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「扬子江菜馆」,创作了出将细切的各种食材,以放射状的摆盘方式堆成山型,整体所呈现出富士山四季形象的冷面——白色的寒天丝代表白雪、黑色的叉烧是春天雪融后的大地、绿色的黄瓜表现出夏季的「新绿」、棕色的笋干让人想到秋天的落叶,至于顶上的蛋丝,则暗喻着笼罩在富士山顶的云层,用五种颜色,将富士山的四季全都收于这盘凉面之中。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「中华冷面」形式。

broken image

从诞生以来,日本人对中华冷面的喜爱有增无减,虽然中华冷面一开始是为了食欲不振的夏天而开发出的商品,但在日本,有一群人,却爱吃它爱吃到因为冬天吃不到而愤而抗议。 1975年,包括日本作曲家山下洋辅、作家筒井康隆,以及艺人塔摩利(タモリ)等中华冷面的狂热爱好者,为了抗议冬天吃不到中华冷面,而号召其他冷面爱好者,成立了简称为「全冷中」的「全日本中华冷面爱好会」。

而在1995年的时候,日本的中华冷面爱好人士,也正式和日本纪念日协会,将每年的7月7日,登录为「中华冷面日」。之所以选择7月7日,是因为这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,也就是大家会开始越来越想吃中华冷面的日子。